-專欄報導-

友善環境小撇步,九宮格一步一步愛地球

  • 2021/05/12   作者-秀秀
每天都選擇一個開始,從小小的堅持到後來習慣成自然,這次我們從上班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、交通和居家中選挑出9個節能減碳的小撇步,每個人一點一滴累積,也能成為改變環境越來越好的推動力。

從生活小事愛護地球

友善環境小撇步九宮格

買在地、吃在地

無毒農強調的「買在地、吃在地」,選品以台灣在地小農物產為主,無論是蔬菜、水果或生鮮肉品漁產,加工品大部分也以台灣在地為主。因此5月份正當令的果物,就是五月桃(平地水蜜桃)、芒果、荔枝為主,雖然今年前半年全台都少雨乾旱,果物生長緩慢,產期幾乎都往後延至1~2週,但整個月還是能吃到香甜多汁、又是檢驗合格的水果,提倡「在地飲食」減少如進口食材運送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。

今年在生鮮類,我們更是參考「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挑選商品,堅持挑選「資源豐富」、「產地可溯源」的優值水產販售,並希望藉由產品的燈號標記,鼓勵選擇符合生態保育及永續環境的漁貨,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循環,為環境與下一代盡一份心!其中標記「建議食用」的漁貨表示野生資源豐富、餌料為天然或植物性、捕撈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,可安心購買。

無毒農食魚指南


你知道「週一無肉日」的由來嗎?有一群學者在網路上健康類別的關鍵字搜尋分析發現,「要開始減肥」、「養成運動習慣」、「開始戒菸」等類字句在每週一出現時間最高,多數人喜歡在週一時啟動新的生活方式,達到「新的開始」,因此,每週一是想要改變習慣,行動力最強的一天。透過一週起頭的飲食改變,無形中提醒自己接下來的一週該吃的更營養均衡。除了健康,畜牧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比起人類高出許多,對於無肉不歡的朋友雖然要直接改為純素引食困難許多,但每週一天減少肉品的攝取就能間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

減碳通勤法

雖然台灣大眾運輸不斷建設,但可能疫情因素擔憂染疫與國旅需求,另外還有自有車輛汰舊換新的補助,2020年統計全台汽機車登記總數達2279.7萬量,幾乎平均每人皆有車。但有效使用大眾運輸或是出遊共乘,達到節約能源也能減輕空氣汙染。或是挑個涼爽好天氣的平日,租借共享單車通勤,或是假日騎單車出遊展開輕旅行,讓自己和地球都更健康~

便當挑戰

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,大家減少在外聚餐,選擇使用外送平台回家享用餐點,外帶外送的免洗餐具成為垃圾爆量的主因。今天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,和同事外出吃午餐,準備自己的餐具環保杯,只要帶一次就減少一次的垃圾量。或是和農粉們在社團一起參與便當挑戰,為家人為自己煮,營養健康也最安心。

另外在購買家電時認明環保標章,長期下來節能節電可以省下不少費用;為了保護果物不在運送過程中受到碰撞損壞,其中的包裝品無可避免,因此之前有農粉發揮創意將無毒農外箱集結起來做貓抓板,或是寄送包裹時再運用;另外也可集滿10個紙箱,攤平綑綁後協助預約黑貓回收。

無論是哪個方法,或大或小,每個人一點點的小改變都至關重要,一起採取減碳行動一起為這片土地進一份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