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案字號:台內團字第1070087702號
-等家寶寶-
【💐母親節特企】 育幼院長大的廚媽,慈懷李阿姨:希望透過美味料理,彌補孩子對家庭溫暖的渴望
  • 2025/05/06   作者-Lizzie
【💐母親節特企】 育幼院長大的廚媽,慈懷李阿姨:希望透過美味料理,彌補孩子對家庭溫暖的渴望
之前我們提過,在育幼院裡大概有3種「媽媽」:保育員媽媽、生輔員媽媽及社工媽媽。今年的母親節企劃,我們想要再為大家介紹第四種「媽媽」,也就是平常為孩子準備美味餐點、幾乎整日在廚房裡辛苦工作的「廚工媽媽」!
今天我們要介紹的,是宜蘭「慈懷園中途之家」的廚媽李阿姨。慈懷園中途之家目前以安置10~18歲的青少女為主,孩子大多是因為家庭環境不良,如家庭暴力、經濟弱勢、性剝削等因素被安置到機構,而這也讓同樣在育幼院成長過的李阿姨特別感同身受。

▲慈懷園中途之家的廚媽李阿姨,童年也在其他育幼院生活過一段時間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 

童年曾在育幼院生活,希望用自我力量幫助更多孩子

李阿姨的童年並非一帆風順,由於父親早逝,母親獨自扶養七個孩子,生活重擔難以負荷,在親戚的建議下,李阿姨和其它四個兄弟姐妹被送到了育幼院生活,那段寄人籬下的歲月,讓她深刻體會到團體生活的冷暖。

當時的育幼院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,資源相對匱乏,照顧者人手不足,難以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個別需求,孩子們在情感上缺乏關懷,飲食方面也只能求溫飽,難以講究。

李阿姨回憶,當時育幼院的餐點多以罐頭、乾貨為主,早餐幾乎每天都是稀飯配肉鬆,雖然勉強可以吃飽,但食材和菜色選擇有限,缺乏變化與營養均衡。更讓她難受的是,孩子們之間存在著欺負和階級制度,讓李阿姨感到壓抑和恐懼,生活得不安心。

「以前的育幼院環境和現在不一樣,100多個孩子,大概只有2、3位老師照顧,真的只能講求溫飽,當時我覺得自己像生活在監獄一樣。」李阿姨感嘆地說。


幼小的李阿姨,對於母親將自己送到育幼院感到不諒解,甚至產生怨恨。直到自己也為人母,才體會到母親當時的艱辛與不易。經濟的壓力、環境的限制,讓母親不得不做出如此艱難的決定。

國中時,李阿姨因為母親改嫁,繼父願意照顧他們,五個兄弟姊妹才得以離開育幼院,重返家庭生活。這段經歷在李阿姨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,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,幫助更多需要關懷的孩子。

長大後,李阿姨從事餐飲相關工作,原先是在學校擔任廚工,但因寒暑假期間無法工作,後來才到慈懷園中途之家擔任廚媽,開啟了她生命中的新篇章。


▲童年在育幼院生活的經歷,在李阿姨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,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,幫助更多需要關懷的孩子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 
▲李阿姨與同在慈懷服務的社工女兒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 

希望透過美味料理,彌補孩子對家庭溫暖的渴望

李阿姨在慈懷服務將近一年,主要負責孩子們的午餐和晚餐。她特別重視當季蔬果的使用,並盡量搭配愛心捐贈的食材,避免浪費。李阿姨和同事也會發揮創意,變化不同的料理方式,讓孩子們每天都能吃到不一樣的菜色。

▲李阿姨每天都用心為孩子準備各式餐點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
她分享,孩子們特別喜歡馬鈴薯沙拉,也常常主動向她許願想吃的料理,例如義大利麵、咖哩飯、炸雞塊等。李阿姨總是盡力滿足孩子們的需求,在現有食材的基礎上做變化,讓孩子都能吃得開心又滿足。



▲孩子有時會主動許願想吃的料理,李阿姨都盡力滿足,只希望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
「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,會主動在網路上搜尋美食影片,像有些孩子愛看韓劇,有時也會『許願』,問我能不能做韓劇裡的炒年糕、炸醬麵等料理,」李阿姨笑著說。

對於挑食的孩子,李阿姨也有自己的一套,像是將蔬菜切成小塊,混入其他食材中;或是將蔬菜用炸、烤的方式料理(如炸香菇、烤彩椒等),增加孩子們的接受度。她強調,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願意嘗試,並在吃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!

或許是童年時在育幼院的經歷,讓李阿姨更能感同身受育幼院孩子們的需求,她知道,對育幼院的孩子來說,食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工具,更是情感的寄託。她希望透過美味的料理,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與關懷,彌補孩子心中對家庭溫暖的渴望。


▲慈懷的孩子有時也會自炊,培養自立生活技能(照片來源:慈懷園中途之家提供)

李阿姨不僅關注孩子們的飲食,也關心他們的生活。雖然同樣在慈懷服務、身為社工的女兒常提醒她,不要過度干涉孩子們的隱私,要注意工作上的分界。但李阿姨總會在經過孩子們身旁時,噓寒問暖,關心他們是否吃飽、是否喜歡今天的菜色,希望透過食物,讓孩子們感受到陪伴與關心。

母親節即將到來,李阿姨分享,過去在育幼院的生活經驗,讓她更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。她也希望孩子們在機構能夠快樂、自由地生活,不要感到被約束或限制。她希望孩子們知道,即使身處育幼院,也能夠感受到愛與關懷,並擁有許多學習和發展的機會,也鼓勵孩子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,不要因為過去的經歷而自我設限。

 
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

【💐母親節特企】把對孩子的心疼化為美味餐點,長愛廚媽孟婷:看到孩子笑容就心滿意足!
/Baby/ArticleDetail/8159/

【💐母親節特企】是創辦人也是廚「嬤」,育德兒童之家玉琴夫人:看到孩子健康成長,就是最大的快樂
/Baby/ArticleDetail/8168/

全台育幼院名單&最新需求:幫助弱勢孩童,公益捐款、捐贈物資、志工招募
/Baby/ArticleDetail/6175/





我的菜籃
尚無商品